一增一減 鐵礦石供應或將溫和增長
鐵礦石市場的供過于求早已不是什么新鮮話題,目前,四大礦山的擴產也一直被業內熱議。但認為,值得注意的是,在主流礦山不斷擴產的同時,高成本非主流礦正在逐漸退出這個市場。
供過于求局面未改
2014年,全球鐵礦石供應過剩的局面逐漸凸顯,鐵礦石價格大幅下挫,直至當前,供過于求的局面依然沒有改善。
根據鐵礦石價格指數顯示,2014年62%品位的澳洲粉礦自年初的135美元/噸開始下滑,全年跌幅接近50%。今年以來,該指數整體看仍在不斷向下,大部分時間在60美元/噸下方,截至11月11日,該品位澳洲粉礦指數為48.15美元/噸。相較于2014年單邊下行的走勢,今年的礦價仍有些許波瀾。
分析認為,鐵礦石市場的供過于求是促使礦價不斷走低的重要因素,而四大礦山無疑是礦價下跌背后的重要推手。
近兩年,四大礦山前期的擴張開始陸續投產。根據四大礦山的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FMG累計增產6100萬噸,業內預計全年增產在1億噸左右。
處于全行業低水平的成本成為其大肆擴張的底氣。據悉,2015年3季度FMG噸礦現金生產成本大幅下降至16.9美元;而其他三大礦山也同樣在不遺余力地降低現金成本,力拓和必和必拓的現金成本早在今年一季度就已經降至20美元之下。淡水河谷也于近日表示,將進一步削減鐵礦石成本,在2018年之前,將現金成本降至13美元之下。
非主流礦減產或近尾聲
四大礦山憑借著先天的資源稟賦以及不斷提升的技術等使其現金成本不斷下降。但在其擴產致市場供應增加礦價不斷下滑之時,部分高成本的中小礦山正在不斷停產、減產。從今年鐵礦石的進口變化便可窺見一二。
不僅非主流礦山出現減產跡象,國內的鐵礦石原礦產量也明顯下滑。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鐵礦石產量為10.16億噸,同比下降9.0%。分析人士預計,除四大礦山外全球其他礦山(含中國礦山)減產約8000萬噸。
業內人士指出,高成本的非主流礦山正在逐漸退出市場,而這部分正被主流礦的增產而填補,所以,整體來看,今年鐵礦石供應是溫和的增長,只是增量的結構出現了一些變化。
另外,該人士還指出,由于去年四大礦山便發出明確的增產信號,市場已逐漸接受、消化這一信息;今年,市場供應的實際增量低于此前的預期,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今年礦價的走勢比較糾結。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鐵礦石的供應呈現出溫和增長的態勢。由此分析認為,雖然鐵礦石市場供大于求的現狀并未有所改善,但企業也不可因今年供應增長溫和而有所大意。四大礦山的擴產還未結束,而非主流礦的減產或已經接近尾聲。 中國工業報
- 上一篇:鋼價強勢上漲 2016/1/7
- 下一篇:11月25日鋼市早報:出貨冷清 價格跌勢難改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