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難現市場“拐點”
東莞威達五金,廣東南鋼,惠州南鋼,珠海南鋼,冷軋鋼,冷軋中寬帶,冷軋帶鋼,冷軋板卷,東莞五金廠,惠州五金廠,珠海五金廠,廣州五金廠,東莞電解板,惠州電解板。一年多來,關于鐵礦石市場“價格拐點”的論點常見諸媒體。主要論據為未來數年內全球鐵礦石供求關系將發生逆轉,由供應偏緊轉向嚴重過剩,屆時市場價格相應暴跌,重回鐵礦石低價時代。
有關部門的數據顯示,近些年來全球鐵礦商進行了一輪鐵礦石產能擴張。其中到2015年,澳大利亞鐵礦石產量將由2010年的4億噸提高到7億噸,增加70%;巴西淡水河谷計劃產能年均增長12%,到2015年,產能將從3.1億噸最高增加到5億噸,增加61%。同時,印度、非洲、東南亞等地的新興礦山也將相繼投產。
以此計算,到2015年,全球鐵礦石產量將達到27億噸。
因此有人樂觀預計,隨著鐵礦石的大規模供應漸行漸近,鐵礦石供求關系發生逆轉的時間可能會提前。
以上論據確實不虛。但所有這些,并不意味著鐵礦石價格一定會出現深幅跌落,重現以前的“買方市場”局面。
為何今后鐵礦石市場“價格拐點”難以出現,即便產能過剩也不能扭轉這個局面?
價格拐點難再現
首先是高成本制約了價格跌落幅度。
那些埋藏淺,易發現、好開采的鐵礦先生產出來,這些鐵礦的生產成本較低。目前低成本的優質鐵礦資源大多掌控在世界礦業巨頭手中。
隨著鐵礦石需求量的不斷增多,更多開采條件惡劣、品位更低的鐵礦進入市場,由此導致鐵礦石總體成本(按照含鐵量計算)不斷提高。
據有關資料,目前全球鐵礦石開采品位正在逐年下降。中鋼協公布,2010年進口鐵礦石平均品位61.7%,比2009年的62.27%下降0.57個百分點。國產礦品位同時下降。2008年12月,大中型鐵選礦廠的原礦石品位平均為30.2%,到2011年第二季度,這一指標下降至27.8%,兩年時間降了2.4個百分點。
這種不斷升高的綜合成本,墊高了鐵礦石底部價格,制約了產能過剩后的價格跌落幅度。
海關統計數據表明,雖然今年以來中國鐵礦石進口渠道多元化,來自世界礦業巨頭及其印度的鐵礦石進口份額比重有所下降,但新渠道進口資源價格卻更高,對抑制高企的鐵礦石價格絲毫沒有幫助。
其次,價格走低是把“雙刃劍”。
現階段全球經濟增長受到“雙債危機”困擾,甚至有可能導致世界經濟出現更嚴重衰退。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一段時間內需求萎縮,將會引發鐵礦石價格較大幅度跌落。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跌落對于中國鋼企來說并未完全是好事,甚至有可能是更大噩夢的開始。因為鐵礦石價格走低在暫時降低了鋼廠原材料成本的同時,還會導致一些高成本企業虧損。
如果屆時世界礦業巨頭乘機低價打壓,比如將其鐵礦石價格降低到80美元/噸甚至更低,勢必引發上述高成本礦山企業破產尤其是中國國內礦山企業的大批倒閉。
在這種局面下,世界礦業巨頭會乘機廉價收購兼并其它嚴重虧損礦山,也包括中國境外投資礦山,實現其低成本更猛烈擴張,他們將在世界范圍內壟斷更多鐵礦資源。
與此同時,國內礦山企業因為價格低迷大量關停,也會使中國鋼鐵企業更大程度地依賴進口資源,進一步受制于人。
當然,世界礦業巨頭完成新一輪資源掠奪與貿易份額提高后,也就獲得了更大的價格壟斷權,勢必將鐵礦石價格推到更高水平。
世界礦業巨頭控制產能釋放
除非出于更深遠戰略考慮、有意識地壓低價格消滅競爭對手,三大礦山完全有能力控制產能釋放,避免出現嚴重供大于求局面。
因為道理很簡單:在需求剛性、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降價并不能增加需求總量。反而因為“買漲不買落”市場法則效應,導致更多買盤觀望,銷售市場進一步萎縮。與其降價陷入惡性循環,不如削減產量,維護價格穩定更合算一些。
鐵礦石市場價格難現“拐點”,還受到今后非常規減債下貨幣貶值的影響。由于歐美債務危機無法通過正常增收節支解決,只能通過貨幣貶值等方式實現其“非常規減債”,由此鋪就今后世界貨幣尤其是美元的持續貶值趨勢。
在這個趨勢下,世界礦山企業為了維護正常生產經營必須相應提價,至少不會大幅降價。
此外需要考慮的是,新型經濟體國家需求旺盛。
其實,未來鐵礦石產能是否過剩特別是嚴重過剩,還只是一種猜測,能否真正發生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因為從需求看,中國、印度、巴西等新型經濟體依然會保持較高速度,比如經濟增幅在5%以上。同時,外部出口市場收縮,將迫使其轉向更為寬松調控政策,如降低利率,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同時出臺鼓勵措施,進一步擴大內需。上述國家正處于工業化與城市化的興盛期,這就使得鋼鐵需求仍然旺盛。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011年1~8月份,全國粗鋼產量為46928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3.8%。據此推算,預計全年產量將達到7億噸左右已成為大概率事件。即使未來中國粗鋼產量增速顯著放緩,年均增幅回落到5%,5年之后其產量也會越過8億噸向9億噸靠攏,由此衍生出旺盛的鐵礦石需求。
除中國之外,其它新興經濟體國家也處于鐵礦石需求旺盛增長階段。據預測,用不了多長時間,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粗鋼生產和需求大國,并相應由先前的最大現貨鐵礦石出口國轉為重要的進口國家,引發世界鐵礦石供求格局的重大變化。
由此可見,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尤其是內部需求的繼續旺盛,將成為支撐鐵礦石價格的堅實基礎。中長期來看,仍是資源為王,經濟減速所引發的市場價格短期回落甚至深幅回落,都扭轉不了這個局面。
- 上一篇:鋼市嚴冬遇暖 或構建新平衡格局 2011/11/18
- 下一篇:寶鋼調價對鋼市的風向標作用正喪失 201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