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廠采購:由著眼“高精礦”向“經濟礦”轉移
鋼廠煉鐵生產中,配礦成本占燒結礦總成本的90%。過去,在市場條件好的情況下,企業單位產品售價高,為追求高產量,采購中眼光總盯在高品位、低雜質、大批量的鐵礦石上,盡管價格高些,但采購方便,分攤成本也能劃得來。而如今,鋼材市場不景氣,鋼廠利潤低,千方百計降低采購成本成為首要,過去那些不入法眼便宜的“爛礦”也開始成為配礦重點,以首鋼兼并的長治鋼廠為例:
自今年2月份起,首鋼長鋼燒結廠成立經濟配礦領導組,下設市場資源調研組、經濟性評價評估組、工藝運行指導組、生產成本管控組,開始了經濟配礦降本工作。通過經濟配礦,2~7月份共消耗低品質礦18.8萬噸,創效益5300萬元。
該廠相關人員分布在各大港口、礦點。在礦點,他們考察精礦粉的產量、品質、價格及運輸方式;在港口,他們考察外礦粉資源量,提取實物分析化驗、參照、比對、核實,從20多種礦粉資源里挑出3~4種,并把礦粉樣品收集齊全。截至7月份,礦粉資源組共考察礦點21個,取回樣品30余個,先后為公司提供了性價比高的印礦粉、伊朗粉、馬來西亞粉、墨西哥粉等10余種礦粉。
經濟配礦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技術上,既要考慮混勻礦的燒結礦化學成分和粒度組成,又要兼顧礦石性能和配礦方案對燒結過程工藝參數的影響。在經濟上,既要考慮采購成本,又要考慮燒結過程中的燒結成本和高爐生產過程中的冶煉成本。該廠開始探索建立經濟配礦評價模型,實現配礦結構的整體優化。
使用低品質礦粉如何保證燒結礦質量,是經濟配礦實踐的最后一關,也是鐵前降成本的最后一步。為此,該廠下達了消耗低品質礦粉燒結礦品位不低于53%的指標。7月份,該廠燒結配料結構調整高達12次,平均2.5天就需調整一次原料結構。同時,該廠通過數據的采集、整理,建立了經濟配礦數據庫,將200組配礦數據按照品位和硅、鋁含量進行分類統計,摸索出低品質礦基本配比方案。此外,該廠還通過配比方案的運行和信息反饋,找到了具體可行的實施措施,使主料種品位達60%以上,配入比例不低于20%;優化熔劑結構,提高活性石灰的配放量達50%以上;完善除塵灰外排系統,打斷低品質礦粉中有害成分循環途徑;提高燒結鋪底料厚度,由500毫米提高至700毫米;穩定燒結終點在22號風箱。
通過半年時間的努力,首鋼長鋼燒結廠實現了從“精料”向“經濟料”的轉變,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現代物流網)
- 上一篇:11月滬鋼:鋼廠復產熱度提升 價格或將先抑后揚 2012/11/2
- 下一篇:馬鞍山市鋼材價格平穩運行 20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