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遷安】 鋼城轉型成效漸顯
河北省遷安市已連續9年位居全省縣域經濟30強之首。面對機遇和挑戰,遷安市主動調整產業結構,轉變過去單純依賴鋼鐵業的發展模式,走符合科學發展要求、切合遷安發展實際、順應群眾期盼的轉型之路。
來到“鋼鐵之城”河北遷安,眼前豁然開朗:沒有想象中的黑煙滾滾、粉塵彌漫,映入眼簾的是寬敞氣派的迎賓大道,萬頃湖面碧波蕩漾,生態綠島點綴其中,一座青山綠水交相輝映的現代城市撲面而來。
2011年,遷安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875.8億元,增長15.2%;實現全部財政收入78.2億元,同比增長37.4%。今年1月至9月,遷安累計完成財政收入75.5億元,同比增長20%,在河北省30強縣(市)中位居第一,已連續9年位居全省縣域經濟30強之首。
“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找到了一條符合科學發展要求、切合遷安發展實際、順應群眾期盼的轉型發展道路。”遷安市委書記胡國輝深有感觸地說,“盡管現在遷安的礦產資源儲量仍足以應對市場需求,但我們必須開闊眼界,主動調整產業結構,轉變過去單純依賴鋼鐵業的發展模式,走出一條鋼鐵之城的科學發展新路。”
遷安的轉型之路來之不易。鐵礦資源曾經是遷安發展的初始動力,豐富的鐵礦石儲量為遷安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里曾誕生了亞洲最大的露天鐵礦。早在1958年,首鋼就在此建立了礦業公司,遷安西部形成了百里礦區,年產1000萬噸的鐵精粉產量讓遷安連續15年居全國縣級地方鐵礦首位。
隨著首鋼搬遷戰略的實施,首鋼遷鋼200萬噸鋼聯項目于2004年正式投產,遷安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在這一項目的帶動下,遷安當地鋼鐵企業作出了相應調整,2003年8月25日,遷安九江鋼鐵公司生產出遷安歷史上第一縷線材,結束了遷安有鋼無材的歷史;2004年9月15日,遷安軋一鋼鐵公司生產出遷安歷史上第一卷窄帶鋼,鋼鐵產業鏈條得到了進一步延伸……一個以首鋼遷鋼200萬噸鋼聯為龍頭,以地方鋼鐵企業為骨架的國家級鋼鐵基地在遷安逐步形成。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近年來我國鋼鐵業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遷安經濟過度依賴鋼鐵的結構性弱點暴露了出來。同時,生態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諸多社會問題日漸凸顯。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形勢下,對遷安來講,轉型迫在眉睫,不轉則亡、慢轉則退。2010年4月,遷安市委、市政府經過反復深入調研,作出加快轉型升級、實施“大產業”戰略的決策,縣域經濟轉型發展大幕就此拉開。
“把鋼鐵產業做精,把非鋼產業做大,改變過分依賴鋼鐵的局面,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才能走出一條產業發展的新路。”遷安市市長李忠說。
首先是淘汰鋼鐵落后產能。近年來,遷安陸續拆除了全部27座400立方米以下煉鐵高爐、4座25噸以下轉爐,淘汰落后煉鐵能力549萬噸、煉鋼能力280萬噸。實施節能減排項目188個,實現了由拼資源、拼環境轉變為清潔、環保、生態發展方式。
更重要的是,遷安鋼鐵產業開始由大到強、由粗到精,不少企業不再滿足于傳統初級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而是依托鋼鐵發展精深加工、配套服務,或者轉型至新興產業。李民和柳彥庭曾經都是礦老板,如今,李民投資42億元成立了思文科德薄板科技有限公司,玩起了在鍍錫板上“繡花”的高科技。柳彥庭則改行做起了彩鋼板,成立了河北彥博彩涂板業有限公司。柳彥庭告訴記者,他的新公司去年投產后,上了2條家電板生產線,產能40萬噸,年產值約為20億元。公司還成立了自己的研發技術中心,生產的彩板出口到俄羅斯等國家,在國際市場上極具競爭力。作為遷安新興產業的代表之一,2009年5月建廠的河北力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已經投入試運營,轉向市場前景廣闊的鋰電池材料生產。力通公司董事長王杰民說,目前公司材料規模已經達到1000噸,可實現年產值1.3億元。
遷安裝備制造業也快速跟進壯大。在首鋼重型汽車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輛輛大型礦車整裝待發。繼實施投資15億元的首鋼重型礦山設備制造基地項目后,首鋼又與柳工集團合作,正式啟動投資30億元的重型汽車制造項目。“首鋼礦業的研發成果加上柳工強大的營銷平臺,將實現強強聯合,讓礦山設備制造業在繼承中改造發展。”首鋼重汽董事長崔勇說。如今,柳州重工、徐州重工、臨沂重工等行業龍頭企業紛至沓來,在遷安這片充滿生機的大地上,競相播撒創業合作的種子。遷安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去年增長86.1%,今年上半年增長65.9%,遠超工業平均增速。
鋼鐵產業和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帶來當地及周邊地區原材料、產品加速流通。遷安每年1.8億噸一次物流生成量、腹地2.6億噸的通過性物流量,吸引了眾多物流巨頭的目光。浙江物產集團董事長胡江潮3次前往遷安,最終使北方國際物流供應鏈基地項目落戶遷安。這一項目總投資達65億元,集大型電子交易平臺和總部經濟于一體,以全新的物流發展理念和運作模式,推動精品鋼鐵、裝備制造等產業融合發展,對遷安經濟發展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除浙江物產集團外,全國物流業排名第二的天津物產集團遷安綜合物流服務中心項目正式啟動,全國物流百強企業中鐵聯合物流集團實施的物流項目已正式投入運營。依托三大龍頭,遷安市背倚“三北”、東望渤海、面向國際的物流業發展大格局初步形成。2011年,遷安物流業增加值達到140億元,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58.8%。
依托鋼鐵產業優勢,遷安將裝備制造和現代物流作為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兩個新的支柱產業來培育,最終將形成“三足鼎立”、相互支撐的產業新局。
伴隨著產業轉型迅速發展,遷安城市建設步伐明顯加快。近兩年,圍繞提升城市的承載和輻射帶動能力,按照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遷安城區面積擴大了15平方公里。如今,一大批標志性建筑拔地而起,251萬平方米的天洋商貿城引領城市綜合體的發展方向,龍形、云形綠化帶正式對外開放,給人們帶來高品質的休閑享受和景觀感受。
城市在變,農村同樣在變。按照“1個主城區、3個城鎮組團、38個新型農村社區、48個特色保留村”的城鄉空間布局規劃建設,遷安濱河社區、松護新村等一批新型農村社區迅速發展。遷安市的省級新民居示范村達到106個,呈現出人口向城鎮集中、居住向社區集中的態勢。在潛移默化中,村民正在變市民、變居民,享受屬于自己的幸福。(經濟日報)
- 上一篇:【寶鋼】特材條鋼廠成功試制120圓高合金棒材 2012/10/29
- 下一篇:(供)LED專用帶 2012/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