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企上市公司2018上半年賺502億
供給側改革環保政策成效顯著,鋼鐵行業上市公司業績中報亮眼。
報記者發現,A股31家鋼鐵行業上市公司今年中報合計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502.7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8.21%。平均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5.234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4.43%。其中,有30家公司中報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97%。
業內分析認為,業績實現增長主要受益于鋼價提升和原然材料價格增幅較小帶來的毛利潤提升。
日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劉振江表示,從現狀看, 2018年到目前為止是中國鋼鐵行業在近10年中運行最為平穩的一段時間,是全行業經濟運行各項指標波動最小的一段時間。鋼產量也有所增長,鋼材價格穩定在合理區間,企業效益進一步改善,行業運行的質量和效益處于更趨穩中向好的狀態。
受基建等需求回升以及供應端環保限產加劇等因素影響,多家券商研報預測下半年鋼價仍有望高位運行,鋼鐵行業的高景氣行情有望持續。
30家公司中報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Wind數據顯示,鋼鐵行業上市公司今年中報平均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5.234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4.432%。其中,有30家公司中報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97%。
其中,行業龍頭寶鋼股份(7.560, 0.12, 1.61%)上半年凈利潤突破100億元,同比大增60%,創上市以來半年報最高盈利紀錄,而安陽鋼鐵(3.990, 0.06, 1.53%)報告期內凈利潤同比增幅居首,達到35倍。
具體來看,安陽鋼鐵報告期內凈利潤同比增幅居首,達到35倍,柳鋼股份(8.250, 0.16, 1.98%)、太鋼不銹(5.760, 0.00, 0.00%)、新鋼股份(6.370, 0.18, 2.91%)、華菱鋼鐵(9.270, 0.09, 0.98%)、沙鋼股份(16.120, 0.00, 0.00%)、 常寶股份(5.450, 0.14, 2.64%)、杭鋼股份(4.680, 0.03, 0.65%)等7家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均在200%以上,此外,山東鋼鐵(1.770, 0.01, 0.57%)、韶鋼松山(7.170, 0.12, 1.70%)、包鋼股份(1.490, -0.01, -0.67%)、三鋼閩光(18.810, 0.22, 1.18%)、新興鑄管(4.850, 0.05, 1.04%)、馬鋼股份(4.090, 0.12, 3.02%)等公司中報凈利潤也均實現同比翻番。
對于鋼鐵公司中報搶眼,的主要原因,分析師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
“從產品盈利情況來看中報的增長就可以得到明確的原因,致使行業出現目前狀態的因素必然是供給側改革的去產能和今年幾乎貫穿整個上半年的環保限產有著必然的聯系,政策壓制之下鋼材的總供應水平下降必然提振市場價格?!?br style="margin:0px 0px 20px;font-size:14px;font-weight:400;" data-filtered="filtered" />
事實上,二季度以來,在供需關系改善、環保政策加碼、庫存降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市場價格逐步企穩回升。而行業并購則是鋼鐵上市公司業績外延性增長的重要因素。
三鋼閩光在2018年上半年順利完成三安鋼鐵的并表,實現增厚業績。三鋼閩光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6.0億元,同比增長28.6%;實現歸母凈利潤32.3億元,同比增長136.1%。
環保限產趨嚴供給有望進一步壓縮
業內人士指出,2018年下半年基建投資或向上修復。與此同時,環保限產或將進一步趨嚴。
近日,財政部、生態環境部等四部門發布第二批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名單公示,新增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等地23個城市。8月28日,河北省政府公開《河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提出2020年全省鋼鐵產能控制在2億噸以內,2018年-2020年鋼鐵去產能計劃為4000萬噸,接近河北省總產能的20%。
川財證券分析師分析,“26+2”城市限產草案提前落地, 長三角地區和汾渭平原地區限產方案值得期待。 根據國務院今年 7 月份發布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今年大氣污染環保重點區域從去年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 即“26+2”城市)蔓延至長三角地區和汾渭平原。
業內人士指出,“26+2”城市限產方案落地后,其他兩個區域有望快速跟進。今年的限產城市從2017年的28個擴大到80個。涉及全國粗鋼產能從2017 年占比35%擴大至2018年的50%;涉及全國焦化產能從2017年占比30%擴大至2018年的60%。
從需求端來看,國盛證券分析師指出,行業需求具備一定高度賦予供給收縮呈現顯性特征。在供給側改革之前,由于行業產能顯著過剩,鋼價基本由需求決定,高爐開工率自高位的下降基本無法左右鋼價的運行趨勢。供給側改革之后,在供給與需求之間會有一個明顯的分界,或是叫做供需緊平衡位置。在此位置附近,供需對鋼價可以同時共振,最終鋼價變化的方向多是兩者博弈的結果。
來源:網絡
- 上一篇:兗礦集團:從礦務局到國有特大型企業 2018/9/10
- 下一篇:2018—2019年鋼鐵行業或面臨更加復雜的形勢 201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