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貿商妙招御“冬”寒
東莞威達五金,廣東南鋼,惠州南鋼,珠海南鋼,冷軋鋼,冷軋中寬帶,冷軋帶鋼,冷軋板卷,東莞五金廠,惠州五金廠,珠海五金廠,廣州五金廠,東莞電解板,惠州電解板。現在剛剛進入而今年的鋼市,卻早已遭遇“冬”的襲擊,讓商家感到寒氣逼人。
今年鋼市“冬”來早,早在10月份的傳統旺季,眾多鋼貿商就感到了陣陣冷意,“銀十”的單月建筑鋼材市場價格最大跌幅竟然高達600元/噸,瘋狂的暴跌,使商家感覺到了“嚴冬”的煎熬。
這些天,記者采訪了不少鋼貿公司的經營決策者和市場最前沿的銷售員,盡管采訪對象的層次不同,但是,他們所關注的話題卻相同,擔憂的問題亦相似。“今年的‘冬季’不好過呀!”這是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這話聽起來,似乎有些沉重、郁悶。
鋼市這早到的“寒冬”,使鋼貿商不得不考慮如何“過冬”?
“直供直銷”“配供配送”
在采訪中,有位鋼貿公司老總說,沒有想到今年的鋼市這么“冷”,要好好考慮怎么過“冬”了。
這一天,他正召集公司的經營部門員工和在市場一線的銷售員,討論研究年內的經營工作和營銷策略。“根據目前的行情,再做零售、分銷,恐怕不行了,虧得太厲害,準備加大終端用戶的直供力度,開拓終端市場。”
這家鋼貿公司以“直供直銷”、“配供配送”的經營模式,在終端銷售上下功夫,把零售規模縮小,減少因價格“倒掛”帶來的虧損。
據這位老總介紹,最近,他們公司在走訪鋼廠中發現,近年來,不少鋼廠擴建新建了一批中厚板生產線,但是,產品銷售不暢,庫存壓力較大。
如,有家鋼廠今年的一條寬厚板軋鋼機組投產之后,產品沒有銷路,這家鋼廠想把板材提供給一家大型的港口機械制造公司,但是,又擔心對方拖欠貨款。
這家鋼貿公司把這個買賣攬下來了,資金由鋼貿公司負責,買價和賣價雙方鎖定,鋼貿公司每噸收取一定的傭金,旱澇保收。
這家鋼貿公司根據終端用戶對中厚板的實際需求情況,實行“直供直銷”、“配供配送”,嚴格按照港口機械制造廠家要求的供貨數量、規格和時間,及時送貨上門。
將鋼材生產廠家和下游用戶兩點串聯成一線。這樣一來,即便遇到鋼價瘋狂暴跌,鋼貿商也不愁銷不了貨,不用再擔心虧損了。
經營模式的創新,是鋼貿商應對鋼市“寒冬”的一個好舉措。
傳統的零售、分銷,層次較多,環節繁瑣,遠離終端用戶,利潤層級剝離。這家鋼貿公司把上游的鋼廠和下游的用戶連接起來,三方形成一個產業鏈,“直供直銷”、“配供配送”,增強了抗市場價格急劇波動的風險能力;而對于鋼貿商而言,這種“一線牽兩頭”的銷售創新模式,做到“旱澇保收”,力爭安全過“冬”。
研判行情以變應變
如果說開拓終端市場,把銷售重點向終端用戶傾斜,是鋼貿商應對今年鋼市“嚴冬”的一項策略,那么不少鋼貿商采取靈活的經營方式,同樣是“越冬”的一條出路。
在采訪中,有家鋼貿公司的老總說,現在市場行情變得快,甚至有點兒離譜,鋼貿商的經營策略和營銷模式也得變,以變應變。這家鋼貿公司確定的經營方式是,貼近市場組織資源,優化庫存結構,不盲目囤貨。如,他們在銷售中發現大規格的螺紋鋼相對好銷一些,而且市場上這類規格的資源較少,因而向鋼廠訂了一批Φ28、32mm等規格的三級鋼筋,而減少較為滯銷的常規螺紋鋼訂貨量,有些規格甚至一噸也不訂。結果,這批大規格鋼筋很快被銷售一空。而且不僅沒有虧損,還有一定的利潤。
這位鋼貿公司老總說,現在還用傳統的老方式買賣鋼材可掙不到錢了,要善于關注那些不被人重視的市場細節,在這些市場細節上挖掘商機,頭腦得靈活一些,或許還能賺錢。
同時,這家鋼貿公司堅持“低庫存、快節奏”的經營原則,快進快出,見好就出,不刻意囤貨,控量惜售。即便虧本,也要盡快銷售,在價格處于下跌通道的時候,晚一天銷售,虧損就多了。
為了采取靈活經營的銷售模式,一些鋼貿公司加強市場行情的研判,提升研判能力,建立了一支由一線銷售員與公司經營者組成的信息采集、分析、研究隊伍,一周一次市場分析研究及銷售工作會議,貼近市場組織資源,貼近市場制定價格,貼近市場提供服務,在為客戶提供的增值服務中實現自身的效益。
思路一變天地寬。鋼貿商“越冬”的出路在于思路。
這些鋼貿商采取以變應變、靈活多樣的經營策略和銷售模式,正是思路上的開拓,思路決定出路,方向決定成敗。思路有多遠,就能走多遠。
在鋼市“嚴冬”的日子里,鋼貿商要開動腦筋,用銳利的眼光洞察現實,分析、預測、研判市場行情,制定適應市場變化的經營創新和營銷方案,擺脫困境,渡過難關,跨越“冬季”。 (現代物流報)
- 上一篇:12月國內建筑鋼材價格走勢預測 2011/11/25
- 下一篇:新湖:后市需求走弱 期鋼弱勢平衡將打破 2011/11/24